2019年6月1日和2日两个整天,从上午9点至下午5点半,国际教育学院在240教室开展了急救员培训。我们邀请了成都市红十字的五位导师给正在上《社会学》的大二的中法班全体同学,以及《商法》课程的部分大二的英澳班同学进行了急救员培训,最终共88名同学参与了培训。
培训导师们就心肺复苏的具体操作方法进行了讲解和示范。并详细解说了如何查看“患者”意识、触摸颈动脉、清除呼吸道异物、打开气道、胸外心脏按压、施行人工呼吸等,为同学们介绍了快速止血、包扎固定、伤员搬运等常用的创伤救护方法,并现场示范了头部包扎和三角巾使用技巧。
图为郑钧钊同学上台配合三角巾包扎演示
在紧急救护时刻,每一个环节都关系到患者的生命,丝毫不能马虎。同学们听得十分认真,在操作练习环节争相上台体验。
樊晓凡老师在示范人工呼吸事例👆
实操考试👆
通过这次培训,不仅提高了同学们面对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的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还提升了同学们对生命的敬畏感和主动施与援手的社会责任感,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参训同学们学习认真、反响热烈,纷纷表示今后学校生活中将学以致用,要把此次培训中学习到的急救知识带回班级和家里,让身边更多人掌握急救技能。将正确运用现场急救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以便在意外事故发生时能及时进行自救和互救,预防意外、挽救生命。非常谢谢此次红会樊老师、王老师、郭老师以及两位何老师的精彩授课。
活动结束后,培训导师郭老师对同学们的寄语: 【爱与希望】
可能在未来走出国门的孩子们顺利完成培训,在敢闯敢拼的年纪,志愿精神他们是不缺的,欠缺的风险意识,能让他们飞得更稳、更安心。
同学们认真的笔记👆
活动结束后,我们采访了活动的发起人和组织者曾小瑾老师:
Q: 曾老师, 您作为这个急救培训课的发起人,最早是怎么想到要开展这个活动的?
A: 因为同学们在上课时,《商法》《社会学》《商业伦理》是连着三个学期上的课程,我都有教这三门课,商业伦理课程里面会讨论道德困境,刚好新闻里报导说一个白领猝死在地铁口,网上在讨论救不救的问题,就刚好让大家去参加一下急救培训。等你会了这个急救技能,再谈会施救还是直接走掉,这样讨论问题会更切合实际点,而且好处也挺多的。 社会学内容讲组织群体会涉及到里面内容,商法侵权部分也会讲到民法184条,对于即将出国的同学们来说也可以提高一项基本技能,拿到急救证也会为留学申请材料加分。
Q: 您牵头做这个活动有多久了?频率是一年一次吗?
A: 国际教育学院开展急救员培训已经有三年了,一年一次校内培训,去年和前年都是在12月初,专门开放给大三英澳班上社会学的同学参加,而今年选择在上半年是因为我们法国班也开了社会学,所以大家就一起来进行学习了。
Q: 对于课堂和课外活动的开展,您有什么好的建议给到其他老师吗?
A: 看各自课程特点吧,主要是我的课程偏人文学科,必须发散思维。法律思维也好,社会学想象力也好,都需要学生对某个事物有较为直观的体会,课程才能更好地进行。
Q: 您觉得在这个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有什么特别挑战的事情?有什么比较开心的事情?
A: 88个人全在一个教室里,对于来上课的红会老师来说授课还是很有难度的,毕竟他们不用扩音器,真的很尽责,两个整天下来很辛苦。同学们也很辛苦,由于课程内容还是挺多的,休息时间很少,从早上8点半到中午12点,下午1点到5点半,同学们都坚持下来了,也很不容易,真的很感动。还有,看到同学们在练习包扎,包扎完了,发信息给爸妈和女朋友骗取同情的眼泪,又觉得好好笑。
心机boy是你吗?👆
💬同学的活动感受
2017级中英2班王雨瑶同学(W)&
2017级中法5班郑钧钊同学(Z):
Q: 你觉得这个活动怎么样呀?
W: 挺好的,以后去公司如果有人突发状况应该可以帮上忙。
Z:还是有一些累的,毕竟好久没有周末上课了,以前最多周末自习一下。另外一大感受就是收获很多!不仅学到了很多急救知识,而且这也是国际部不同班级一起参与的集体活动,也加强了一些交流。
Q:真的都记住啦?路上如果看到有人倒地,你能救下来吗?
W:不敢说100%,但是应该可以帮上忙。
Z:肯定有自信啊,我现在是“持证上岗”,还受到民法保护的。
Q: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个你之前不知道,但是在急救课堂上学会的知识点?
W: 比如包扎,之前都是没有章法的包的,现在明白了根据伤口在哪里,有不同的包扎方法。
Z: 人工呼吸和以前脑海里的完全不同,首先并不浪漫,也容不得浪漫。其次不简单,在紧急状态要保证完全包住,并且不能吹过多的气,大吸一口使劲吹也是不科学的。慌乱中要做到动作精准,吹气要举重若轻,比想象中难了一大截。
图为王雨瑶同学(左二)和同学们正在紧张地进行笔试
2017级中英二班杨舜尧同学:
这次红十字会急救员培训对我而言算是一种心态上的转变吧。其实我是一个从小就没有什么得失心的小孩,对于绝大多数事情都不怎么上心,平时也是嘻嘻哈哈,总是抱以得过且过的态度,想着这次只要能通过考试拿到红十字会急救员证,能完成下学期的作业就好。
但在进行心肺复苏考试的时候,改变了我对这次培训的看法。第一次尝试考试时,我和大多数同学一样,记不清楚操作流程,也可能是玩闹心比较重,反正红会的老师实在看不下去了,再次和我们讲解具体步骤。老师还给我们讲了一个他的故事,这个故事对我触动特别大,他说他这一生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没能把一个溺水的小女孩给救回来。这件事情激起了我的同理心,因为我的外公也是因为一些原因,现场没有紧急救护,错过了6-8分钟的最佳救护时间,救护车到来以后已经晚了,最终他还是离开了我们。
图为杨舜尧同学正在紧张地进行心肺复苏
我禁不住想,如果当时现场有一个救护员,那么结局会不会不一样。要知道,突发性事件发生后,救护车根本不可能在6-8分钟之内赶来,这时候如果现场有懂得紧急救护的人,就尤为重要。我并不希望,我学习到的这项技能有用武之地,但如果万一有人在我身边倒下,我会希望我有能搭把手的能力,而不是傻傻的站在旁边,看着宝贵的救护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而无动于衷。所以我没有再把这次考试当做玩闹的游戏,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两个知识点需要背,而是和游泳,骑车,开车一样,我认为是一项必备技能,所以我开始认真记忆每一个步骤和流程,我开始想象这是一场真的现场急救,开始想象这个人就躺在我面前我会怎么办。考试完成后红会的老师告诉我,我在考试时紧张的发抖,双手止不住的发抖。后来我在想,可能是我在害怕,倒不是害怕考试,可能我是在害怕因为我的哪一个失误而导致我眼前这个生命的离去,所以我一定拼尽全力。最终通过了考试,获得了老师的肯定,但我内心其实没有太多的喜悦和高兴,相比之下更是一种责任和压力。
如果真的发生意外,拿着急救员证便不能躲在人群之后,我在问自己,我准备好了吗?
特别有意义❤️
特别鸣谢:成都市红十字会
点击“阅读原文”登陆查看西财天府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官网。
感谢关注
Thanks for following us
联系&投稿请邮件
tfswufeinter@sina.com